清康熙、乾隆年間,朝廷派兵屯駐巴里坤、哈密、吐魯番,多次出兵討伐準噶爾。當時除隨軍來的有部分陜甘回族兵丁外,還有隨軍差役及趕車吆驢運輸器械、糧襪的陜甘回民,以及隨軍作生意的回民小商販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),清廷平定準噶爾叛亂后,清政府在 "屯兵戌邊"的同時,實行"移民實邊"方略,自嘉慶至咸豐的60余年中,從陜、甘一帶遷至 北疆不少民戶,這些人中有些以后流落到焉耆。由于開都河水源充足,河兩岸土地肥沃,牧草遍地,牛羊成群,是個適于生存的好地方,人們便定居了下來。據(jù)現(xiàn)年80歲的回民老人馬俊說:他的老家在陜西,遷住焉耆至今已是第八代。他的爺爺在世時,給子孫們講全家遷來焉耆的情況:先住北疆,后聽到人們講焉耆富庶,平地上流淌著一條大河水,城四周是割不完的柴草,莊稼地邊能放牛羊,是個過日子的好地方,便舉家來到此地。那時每年都有十戶、八戶的人遷來。以后清政府從臨潭、固原地區(qū)遷來制船的木匠和船夫,還在這里修了禮拜寺,回族人口逐漸增多。道光二十三年(1843),經(jīng)喀喇沙爾辦事大臣全慶奏請清廷撤回屯兵丁口302人,改招西寧、臨夏、固原、平?jīng)鲆粠泶说幕孛裆特溇鞂俳賾舾N屯兵田。以后不斷有退伍的兵丁留下來,在這里務農(nóng)、放牧、經(jīng)商、營工謀求生存發(fā)展。世代相傳繁衍不絕,逐漸變成當?shù)氐耐林?,自稱口外人。
光緒三年(1877),陜西渭南回民起義領袖之一白彥虎(后投靠阿古柏侵略者)與清軍對抗15年,終遭失敗,在清兵追擊下,通過焉耆西撤。清軍把浩罕侵略者阿古柏從烏魯木齊、哈密、吐魯番各城裹脅的回族、蒙古族群眾及白彥虎余部安置在焉營。左宗棠請示清廷設立撫揖善后局,資助這些人在此地定居生活,主持撫揖善后工作的費道周,還從關內(nèi)招募回民數(shù)百戶,資助耕牛、農(nóng)具、種子及生活物資,讓其定居。僅此兩項共安置回民男2200余丁、女1600余口。這是遷入焉營的最大的一批陜西回民,這些人初到焉耆經(jīng)營農(nóng)牧業(yè)和商業(yè)。
光緒二十年(1894),青?;孛耦I袖馬琳、韓文秀、馬驥、劉同春(又稱劉四、劉四伏)、冶諸麻等率數(shù)萬群眾,反對清政府的民族壓迫和苛捐雜稅在河湟起義,在清軍追剿堵?lián)粝?,轉(zhuǎn)戰(zhàn)于循化、河州、狄道、西寧,后出水峽,取道青海柴達木,受盡饑寒之苦,輾轉(zhuǎn)到新疆羅布泊,在和爾昂(地名),劉四等戰(zhàn)敗被俘,義軍失敗,清政府收撫數(shù)千人。這批人員先被安置在尉犁蒲昌一帶,后轉(zhuǎn)移鐵干里克。因該地當時沙荒遍地,人煙稀少,年年欠收,人們生 活困苦,不多幾年,部分人逃走。光緒二十九年(1903),焉耆知府劉嘉德將他們遷到開都河南岸水草肥美的馬場臺(原是官辦養(yǎng)馬草場),并將此地命名為撫回莊?,F(xiàn)在城南郊的西寧回民,就是這部分人的后裔。
民國17年(1928),甘肅固原地區(qū)回族新老教派掀起爭戰(zhàn),不少人流離失所,有些人流入焉耆定居。
民國22年(1933),隨馬仲英人疆的回族兵,部分留居在焉營。
民國28年(1939),甘肅固原發(fā)生大地震,有不少固原回民來焉耆尋親落戶。
國民黨軍隊人疆后,有不少開小差和被裁減的回民官兵也在焉耆落戶。
新中國成立后,更有不少甘肅、青海和寧夏的回民尋親訪友,來此落戶。
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時,焉耆縣有回族人口9112人。到1990年第四次全國 人口普查時,全縣回族人口達24209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