巧家小碗紅糖俗稱“碗碗糖”,產(chǎn)于巧家縣金沙江沿岸地區(qū),選用當?shù)貎?yōu)質(zhì)甘蔗、以傳統(tǒng)工藝加工制作,自晚清以降,在國內(nèi)市場久享盛譽,尤為青、藏、川、滇等省藏區(qū)藏族同胞鐘愛。在建國初的一次全國性會議上,西藏自治區(qū)代表曾當面向周恩來總理請求,希望能保證巧家小碗紅糖對西藏的供應(yīng)。40年代日本出版的《新編支那省別全志)以及國內(nèi)出版的《中國上特產(chǎn)大全》、《云南特產(chǎn)風味指南》、《云南地方產(chǎn)品》、《昭通地區(qū)土特名產(chǎn)志》等書,均專列條目介紹?!吨袊撂禺a(chǎn)大全》記:紅糖“以巧家小碗紅糖和彌勒縣竹園紅糖質(zhì)量最佳,色彩鮮,式樣好、雜質(zhì)少,馳名全省,井遠銷青海、西藏等地區(qū)。”
巧家小碗紅糖作坊式生產(chǎn),土法制作,匠人有專業(yè)分工,稱謂。職司饒有情趣,整個工藝流程宛如一軸綿延久遠的民俗風情畫卷。
糖房業(yè)主不一定是匠人。開辦糖房要擁有以下必備的設(shè)備條件:(1)4~5畝寬闊的場地,用來堆放甘蔗、晾曬蔗渣,稱蔗場;(2)4~5間房屋作生產(chǎn)用房和匠人住房;(3)一盤榨,一對榨滾和傳動裝置。榨滾形如大鼓,最初為鐵滾,后改石滾,再改為木滾;(4)輪班拉榨的水牛6頭;(5)一條“牛尾灶”,安放直徑叨90~100厘米不等的煮糖大鍋5口;(6)陶制糖缽2只,小糖碗2000只以上。民國時期,開辦糖坊需有上千銀元的墊本。糖坊多以代人加工、收取租主的形式經(jīng)營。一般每年農(nóng)歷冬月尾開榨,至次年清明前后收榨。
工匠稱“三大師”,即榨匠、糖匠、“大火頭”,由作坊主雇請。其他輔助工稱謂、職責備異,由“三大師”約集,名目有“刀刀匠”、“牛毛尖”、“草疙瘩”、“渣渣匠”、“葉子客”、“包包匠”等。“刀刀匠”負責砍運甘蔗進場。“牛毛尖”本指不能人榨的甘蔗的尖部,用以代指匠人,則匠人的職責也就明確了:即將甘蔗尖整理后作飼草、或作包裝紅糖用材料,并負責養(yǎng)護拉榨的水牛。“草疙瘩”自然要與草打交道,其職責為摟、捆、挑送毛葉、翻曬蔗渣供作燃料。“葉子客”、“包包匠”負責糖膏成形時墊橡筋樹葉子、取出糖膏。
勞動組合分白班和夜班。白班進甘蔗,夜班壓榨、煉制、出成品。按工序分:
壓榨:榨匠1人,“渣渣匠”2人。榨匠向榨滾內(nèi)“喂”甘蔗,“渣渣匠”負責理順蔗渣以便復(fù)榨,并往糖鍋里送蔗汁。甘蔗要復(fù)榨3次,拉榨的水牛有3對,反復(fù)輪換。
加熱、蒸發(fā)、澄清:“大人頭”l人“小火頭”1人。從牛尾灶第3口鍋糖水盛滿時開始點火,火燒于外鍋,煙焰通過前后五口鍋自煙囪徘出。外鍋糖水蒸發(fā)漸濃,依次向內(nèi)鍋倒遞。并不斷將糖鍋中的泡沫撈去,至水分將干時加抽腳于,幫助澄清。散泡。“大火頭”要善觀火候,火力停勻;“小火頭”協(xié)助,主要負責鏟鍋巴、洗刷糖鍋。
制糖,包扎:糖匠1人,“葉子客”1人、“包包匠”4人。糖匠技藝高低與糖的質(zhì)量關(guān)系甚大。在糖汁蒸發(fā)過程中,糖匠要適時往糖鍋中加石灰,加多加少,根據(jù)不同甘蔗、地塊、水土,節(jié)令等因素考慮,憑經(jīng)驗判斷。糖汁水分蒸發(fā)后,將糖膏舀進排列好的糖碗。“葉子客”負責整理糖碗,在每只糖碗中墊一片橡筋樹葉子,葉片的一端要伸出碗口外,上千只糖碗有序排列,均勻地噴上水。糖匠將糖膏舀進糖碗后,“葉子客”要用手按住,輕輕地轉(zhuǎn)動一下,使之卷起“糖芽子”,冷卻成型后才好看,“包包匠”接著從伸出糖碗口的葉子處猛吹一口氣,將定形的糖從糖碗中取出,再用毛葉包扎。
糖要好,工藝要點在于“灰足、火夠、泡子清”,上下工序配合,特別是糖匠與“大火頭”的配合,如該猛火時用文火,該文人時他猛燒,泡沫不撈干凈,準出不合格的黑糖。譬如名角登臺,先得把操琴、司鼓的幾位應(yīng)酬好,否則“四擊頭”敲成“急急風”,“二黃”變成“西皮”,這戲還演得下去嗎。
巧家小碗紅糖以境內(nèi)的蒙姑、金塘、新華、棉紗、大寨、攀枝花等村鎮(zhèn)為集中產(chǎn)區(qū)。這些地方日照、溫度、土壤性狀適宜甘蔗生長,栽培歷史悠久,所加工的小碗紅糖呈紅黃色,半透明,香氣濃郁,味美飄逸,品味純正。將糖塊置水杯中,加清水溶解后,糖汁仍聚為一回;用麥管輕輕插入糖汁聚集處,吸出,杯中僅剩清水,澄澈清明如故。這是鑒別巧家小碗紅糖真?zhèn)巫詈啽?、也最?quán)威的方法。
小碗紅糖造型古樸、典雅,包裝也很別致。糖塊呈兩面凹陷的半球狀,稱“瓣”。兩瓣按“糖芽子”對接,合二而一,形如金桔,稱一“合”,重約50克,用櫟樹葉包扎。每10合用甘蔗毛葉捆扎成圓柱形,稱一“把”,重約500克。既防潮,又便于取用,大雅渾樸,古色古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