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、商、周三代,區境屬古雍州地,為羌戎所居。戰國后為匈奴所居。
秦始皇三十三年(公元前214),區境為大將蒙恬收復,歸北地郡管轄。不足十年,秦末仍為匈奴所居。
漢武帝元朔二年(公元前127),漢得河南地,區境為漢北地郡屬地。
漢武帝元鼎三年(公元前114),設置安定郡,設祖里厲、鶉陰二縣,歸安定郡管轄。
東漢初年,鶉陰縣改鹯陰縣,隸武威郡。
三國時(shí),鹯陰縣屬魏之武威郡。
西晉初年,鮮卑族一支禿發(fā)氏遷居鹯陰,改麥田城。西晉末收復鹯陰縣,仍稱(chēng)鹯陰,屬武威郡轄地。
東晉成帝咸和四年,麥田城為鮮卑另一支乞伏氏所居。
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后,苻堅改鹯陰縣為平?jīng)隹?,此后,平?jīng)隹は群鬄榍扒?、后秦、南涼、大夏、北魏、西魏所據有。沿稱(chēng)平?jīng)隹ぁ?/p>
西魏文帝十三年,宇文太奉太子西巡,會(huì )師平?jīng)隹?,遂改稱(chēng)會(huì )州。北周時(shí),改會(huì )州為會(huì )寧防。隋改會(huì )寧防為會(huì )寧鎮。
唐高祖武德二年,改會(huì )寧鎮為西會(huì )州。貞觀(guān)六年,廢鳴沙之會(huì )州,改西會(huì )州為會(huì )州。唐玄宗天寶元年,改會(huì )州為會(huì )寧郡。十六年后,復改為會(huì )州。代宗廣德元年后區境為吐蕃所據。
宋初,仍置會(huì )州。太宗雍熙二年,李繼遷破會(huì )州,焚毀城郭,會(huì )州從此廢除。
宋神宗元豐四年后,李憲筑打羅城(打拉池),形成楊稍溝→打拉池→雙鋪→狼山→海原的宋、夏邊界線(xiàn),邊界線(xiàn)以東歸宋管轄,以西為西夏屬地。
南宋時(shí),區境為西夏據有。
西夏末主寶義二年(1227),蒙古滅西夏,區境屬元鞏昌路西寧縣。
明太祖洪武元年(1369年),設迭烈遜巡檢司,屬軍事設置單位,歸固原州管轄。巡檢司治所在黃灣中村。
明英宗正統二年(1437),于會(huì )州舊址置靖虜衛,迭烈遜巡檢司歸靖虜衛管轄。成化十年(1474),移迭烈遜巡檢司駐打拉池。
清朝初年,改靖虜衛為靖遠衛,區境屬靖遠衛轄地。后改為靖遠縣,隸鞏昌府。
同治十二年(1873),左宗棠奏設海城縣丞于打拉池,分會(huì )寧、靖遠、海原部分地方歸其管轄,亦稱(chēng)打拉池分縣。
民國以后,區境大部分地方歸靖遠縣,小水村歸會(huì )寧縣管轄。
1936年10月,中國工農紅軍一、四方面軍在打拉池勝利會(huì )師,在水泉、打拉池成立了農會(huì )、為白銀市境內最早建立的革命政權之一。
1949年9月,小水村改歸靖遠縣管轄。區境屬靖遠縣地。
1985年,白銀白銀市恢復地市建置,析靖遠縣五鄉—鎮置平川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