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 革
太和古為豫州之域。春秋屬宋,為鹿上。宋襄公十二年(公元前639年),宋與齊楚為鹿上之盟。戰國屬魏,蘇秦說(shuō)魏襄王“南有新妻”,即指本地。后歸楚,楚考烈王十年(公元前753年),由陳遷都巨陽(yáng)。
秦統一后,置新陽(yáng)縣,屬潁川郡。
漢置細陽(yáng)、樂(lè )昌、新妻宋,并屬汝南郡。高祖二年(公元205年),益封汝陰侯夏侯嬰細陽(yáng)千戶(hù)。高后二年(公元前182年),封趙王張敖子壽為樂(lè )昌侯。宣帝地節四年(公元前66年),封外戚王武為樂(lè )昌侯。東漢光武建武十一年(公元35年),封陳彭子陳遵為細陽(yáng)侯。建武十七年(41年),以軍功封郭亮為新妻侯。章帝建初四年(79年),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。
三國時(shí)屬魏,廢宋公國為宋縣,景初二年(238年),隸屬譙郡。
晉廢細陽(yáng)。武帝泰始二年(266年),將宋縣改屬汝陰郡。宋、齊屬西汝陰郡。北魏太和間(477~499年),廢宋縣。梁置陳留縣。
隋改陳留為潁陽(yáng)縣。
唐貞觀(guān)元年(627年)廢潁陽(yáng),并入汝陰(今阜陽(yáng)),境內置百尺鎮(今原墻)。
宋開(kāi)寶六年(973年)于汝陰縣百尺鎮置萬(wàn)壽縣,屬潁州。宣和元年(1119年),更各泰和縣,移縣治于沙河北岸(今舊縣鎮)。紹興末陷于金。金亡,復歸宋。
元至元二年(1265年),省泰和入潁州。大德八處(1304年),復置縣,改“泰”為“太”,縣治遷于今地,屬潁州,后屬汝寧府。
明屬鳳陽(yáng)府潁州。
清雍正二年,改屬毫州。十三年,復改屬潁州府。民國元年(1912年)廢潁州府,屬安徽省。
民國3年,屬淮泗道,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。1964年,解放戰爭開(kāi)始,縣境北部屬鹿毫太縣,東北部屬阜北縣。1948年全境解放。成立太和縣。1949屬皖北行署阜陽(yáng)專(zhuān)區。1951年屬安徽省阜陽(yáng)專(zhuān)區。1959年1月與界首合為首太縣。同年4月恢復太和縣。
區 劃
民國初年實(shí)行區保制,全縣分區(順號取積名)、97保。
民國27年(1938年),實(shí)行區、鄉、保、甲制,全縣設3個(gè)區。34鄉(鎮)。478堡。
民國34年(1945年),調整區劃,并34鄉(鎮)為30鄉(鎮),計有:細陽(yáng)鎮、趙寺鄉、望高鄉、關(guān)集鄉、三塔鄉、竹園湖鄉、龍李鄉、光蘆鄉、龍臺鄉、胡集鄉、黑虎鄉、齊橋鄉、大黃鄉、高廟鄉、舊縣鄉、陳李鄉、磚橋鄉、亮集鄉、稅鋪鎮、界首鎮。
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,改用區、鄉、行政村制,設10區。139鄉。10區是:城關(guān)、茨谷、李興、稅黃、板黃、趙廟、洪山、光武、大新、原墻。
1950年3月增設雙浮鄉,5月增設關(guān)集區,8月31日由阜陽(yáng)劃入宮集區及長(cháng)春區的趙李、王營(yíng)、草李、長(cháng)春4鄉。
1952年7月撤稅黃區,增設稅鎮、大黃、長(cháng)春、三塔、清淺、倪邱、舊縣等區,至此全縣設19區。
1953年8月,將光武、蘆村、大黃、亮集等區、鄉劃入界首縣。
1956年,全縣并為9區1鎮(城關(guān)鎮)。64鄉。1957年3月撤區并鄉,將全縣64鄉并為45鄉。1958年元月,被撤區全部恢復。
1958年9月,改全縣9區1鎮45鄉為11個(gè)人民公社。1960年12月增設洪山公社。全縣設李興、原墻、大新、倪邱、雙浮、關(guān)集、宮集、墳臺、趙廟、舊縣、城關(guān)、洪山12個(gè)公社。
1961年8月,縮小農村人民公社規模,將全縣12個(gè)公社改為12區,成立71個(gè)公社。
1969年3月撤區并社,全縣成立20個(gè)公社。至此全縣設33個(gè)公社。計為:關(guān)集、城郊、大新、肖口、舊縣、雙浮、清淺、趙廟、倪邱、洪山、原墻、三塔、宮集、三堂、苗集、阮橋、稅鎮、李興、蔡廟、宋集、趙廟、墳臺、水上、高廟、許寨、桑營(yíng)、城關(guān)、馬集、雙廟、郭廟、長(cháng)春、胡總、大廟。
1979年8月,撤人民公社恢復區制,全縣設13區(鎮)。同年12月增設宮集區、蔡廟區。
1983年5月,改人民公社為鄉人民政府,生產(chǎn)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(huì )。
1985年,全縣為15區(鎮)。75鄉,5個(gè)鄉級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