概況 石樓縣位于呂梁山西麓,黃河?xùn)|岸。東以黃云山、石樓山為界與交口縣相鄰,南與隰縣、永和縣接壤;北與中陽縣、柳林縣毗連;西隔黃河與陜西省清澗縣相望??偯娣e1736平方千米。總?cè)丝?0萬人(2004年)。 縣人民政府駐靈泉鎮(zhèn)
概況
石樓縣位于呂梁山西麓,黃河?xùn)|岸。東以黃云山、石樓山為界與交口縣相鄰,南與隰縣、永和縣接壤;北與中陽縣、柳林縣毗連;西隔黃河與陜西省清澗縣相望??偯娣e1736平方千米???cè)丝?0萬人(2004年)。
縣人民政府駐靈泉鎮(zhèn)。郵編:032500。代碼:141126。區(qū)號:0358。拼音:Shilou Xian。
行政區(qū)劃
石樓縣轄4個鎮(zhèn)、5個鄉(xiāng):靈泉鎮(zhèn)、羅村鎮(zhèn)、義牒鎮(zhèn)、小蒜鎮(zhèn)、龍交鄉(xiāng)、和合鄉(xiāng)、前山鄉(xiāng)、曹家垣鄉(xiāng)、裴溝鄉(xiāng)。
羅村鎮(zhèn) 羅村、曹村、沙窯、泊河、樓家莊、下田莊、霍陽莊、潘家溝、東石羊、前圪垛、李家溝、吳家山、馬家莊、賀家溝、溫家溝、圪連。
前山 前山、劉家莊、陳家腰、賀家洼、張家坡、硯瓦、霍家村、柏卜灣、張家河。
義牒鎮(zhèn) 張家塔、石家坪、褚家峪、留村、西峪、義牒、圪堵坪、南峪、下河、韋家灣、閆家莊、高家山、坪泉、法寺、下洼。
小蒜鎮(zhèn) 小蒜、晉家岔、田家岔、高家岔、桐塌上、徐家峪、王家畔、蘭家溝、蓬門、孫家莊、馮家?guī)X、田家峪、前坡、大莊、梁家莊、下山、辛莊、風(fēng)頭、轉(zhuǎn)角。
靈泉鎮(zhèn) 城關(guān)、塌底、王村、板橋、二郎坡、東莊、岔溝、胡家峪、賈家溝、殿底峪、關(guān)頭、薛家垣、龍臺、譚莊、宋家溝、車家坡、營房、南溝、肖家塌、西衛(wèi)、東衛(wèi)、塔子上、馬家坪、馬村、莊里、劉家塌、高家坡、馬門莊、孟家塌、郭村、韋子溝、木那。
龍交鄉(xiāng) 龍交、陽崖、麻莊、甘河、寨則上、下莊河、德義河、君莊、上莊、王家溝、王家江、渠家溝、田家山、黑龍溝、興東垣。
裴溝鄉(xiāng) 坪底、郭家河、薛家峪、喬子頭、裴溝、穆家洼、劉家洼、馬家山、永由、金元山、曹家峪、后土門、前土門、金家溝。
曹家垣鄉(xiāng) 曹家垣、牛王店、王家垣、李家莊、下莊、曹家坡、君子、道堡、麥場焉。
和合鄉(xiāng) 任家莊、新社、土社、南陀腰、張家山、和合、豆坪、鐵頭、西山、呼延山、南割氈、楊家溝。
歷史沿革
石樓,因縣東有通天山石疊如樓而得名。春秋為屈色,西漢置土軍縣,東漢縣廢;西夏置土京護軍,北魏太平真君九年置嶺西縣,為吐京郡治。太和二十一年改名吐京縣。唐、宋二代先后改名為西德、東和州,元復(fù)稱石樓縣。1958年并入?yún)瘟嚎h,1959年復(fù)置縣至今。
產(chǎn)業(yè)與資源
石樓縣位于呂梁山西麓,黃河?xùn)|岸。東以黃云山、石樓山為界與交口縣相鄰 ,南與隰縣 、永和縣接壤;北與中陽縣、柳林縣毗連;西隔黃河與陜西省清澗縣相望??偯娣e 1742 平方公里,現(xiàn)轄4鎮(zhèn)10鄉(xiāng),人口9.91萬。 石樓,因縣東有通天山石疊如樓而得名。春秋為屈色,西漢置土軍縣,東漢縣廢;西夏置土京護軍,北魏太平真君九年置嶺西縣,為吐京郡治。太和二十一年改名吐京縣。唐、宋二代先后改名為西德、東和州,元復(fù)稱石樓縣。1958年并入?yún)瘟嚎h,1959年復(fù)置縣至今。石樓縣礦藏資源較豐富,主要有煤炭、鐵礦、鋁礬土、天然氣等。由于受自然、歷史、交通等環(huán)境制約,該縣工業(yè)基礎(chǔ)較為薄弱,主要工業(yè)有水泥、化工、五金、農(nóng)機修配、采煤、磚瓦等。
石樓縣轄4個鎮(zhèn)、5個鄉(xiāng):靈泉鎮(zhèn)、羅村鎮(zhèn)、義牒鎮(zhèn)、小蒜鎮(zhèn)、龍交鄉(xiāng)、和合鄉(xiāng)、前山鄉(xiāng)、曹家垣鄉(xiāng)、裴溝鄉(xiāng)。 2000年,石樓縣轄4鎮(zhèn)10鄉(xiāng),總?cè)丝?01858人,各鄉(xiāng)鎮(zhèn)人口: 城關(guān)鎮(zhèn) 24327 羅村鎮(zhèn) 6329 義牒鎮(zhèn) 5603 小蒜鎮(zhèn) 5474 龍交鄉(xiāng) 8789 東石羊鄉(xiāng) 4546 西衛(wèi)鄉(xiāng) 8053 和合鄉(xiāng) 5404 西山鄉(xiāng) 3582 前山鄉(xiāng) 5097 韋家灣鄉(xiāng) 3835 韓家山鄉(xiāng) 5747 曹家垣鄉(xiāng) 6377 裴溝鄉(xiāng) 8695 (根據(jù)第五次人口普查數(shù)據(jù);單位:人)
石樓縣地處黃河中游東岸,呂粱山脈以西、屬于黃土高原一部分。地勢東高西低,郡山連綿,地表復(fù)蓋有深厚的黃土,因受流水侵蝕、沖刷,溝壑縱橫,地形破碎。全境可分為山地區(qū)和丘陵區(qū)。東部山地石樓山,古稱通天山,南北走向,由許多山峰構(gòu)成,姿態(tài)雄偉,因山上石疊如樓,故于唐時改名為石樓山。主峰期盤山海拔2000米,為縣境最高峰。中南部山地,主要山峰有四十里山和團圓山,海拔均在1400米以上。西部和北部及城關(guān)一帶均為黃土丘陵區(qū),較大垣面有薛家垣、曹家垣、西山垣等,海拔均在千米以上。主要河流有屈產(chǎn)河,發(fā)源于石樓山西麓,從東南向西北流入黃河,兩側(cè)支流遍布縣境。東南部西部還有小蒜河、義牒河及和合河等。
石樓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,年均氣溫為 9.2℃,一月零下7℃,七月22.7℃,年降雨量550毫米,霜凍期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下旬,無霜期180至190天。
全縣現(xiàn)有耕地 42.15 萬畝,主要農(nóng)作物有小麥、玉米、谷子、大豆、土豆、麻類、葵花等。
石樓縣地下礦藏資源比較豐富,主要有煤、鐵、鋁、天然氣。工業(yè)有水泥、化工、五金、農(nóng)機、煤、磚瓦等行業(yè)。
石樓縣山高坡陡,道路崎嶇,交通不便。以縣城為中心通往霍縣的干線公路,是石樓縣對外交通的主要通道。另外通往義牒、車家坡、裴溝、龍交、介板溝等地的簡易公路,連接著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。
土特產(chǎn)有紅棗、菜羊、甘草等。石樓紅棗以個大核小、皮薄肉厚、味甜、能久藏而聞名,年產(chǎn)達(dá)3000萬斤。菜羊又稱“百葉籽羊”,個小體壯,毛細(xì)多絨,為石樓一方特產(chǎn)。
石樓縣地處黃河中游東岸,呂粱山脈以西、屬于黃土高原一部分。地勢東高西低,郡山連綿,地表復(fù)蓋有深厚的黃土,因受流水侵蝕、沖刷,溝壑縱橫,地形破碎。全境可分為山地區(qū)和丘陵區(qū)。東部山地石樓山,古稱通天山,南北走向,由許多山峰構(gòu)成,姿態(tài)雄偉,因山上石疊如樓,故于唐時改名為石樓山。主峰期盤山海拔2000米,為縣境最高峰。中南部山地,主要山峰有四十里山和團圓山,海拔均在1400米以上。西部和北部及城關(guān)一帶均為黃土丘陵區(qū),較大垣面有薛家垣、曹家垣、西山垣等,海拔均在千米以上。主要河流有屈產(chǎn)河,發(fā)源于石樓山西麓,從東南向西北流入黃河,兩側(cè)支流遍布縣境。東南部西部還有小蒜河、義牒河及和合河等。
石樓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,年均氣溫為 9.2℃,一月零下7℃,七月22.7℃,年降雨量550毫米,霜凍期為九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下旬,無霜期180至190天。
全縣現(xiàn)有耕地 42.15 萬畝,主要農(nóng)作物有小麥、玉米、谷子、大豆、土豆、麻類、葵花等。
石樓縣地下礦藏資源比較豐富,主要有煤、鐵、鋁、天然氣。工業(yè)有水泥、化工、五金、農(nóng)機、煤、磚瓦等行業(yè)。
石樓縣山高坡陡,道路崎嶇,交通不便。以縣城為中心通往霍縣的干線公路,是石樓縣對外交通的主要通道。另外通往義牒、車家坡、裴溝、龍交、介板溝等地的簡易公路,連接著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。
土特產(chǎn)有紅棗、菜羊、甘草等。石樓紅棗以個大核小、皮薄肉厚、味甜、能久藏而聞名,年產(chǎn)達(dá)3000萬斤。菜羊又稱“百葉籽羊”,個小體壯,毛細(xì)多絨,為石樓一方特產(chǎ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