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護國禪寺,位于東臺城西郊的晏溪河南,通圣橋下,與海春軒塔毗鄰。據《西溪鎮志》記載,泰山寺始建于北宋仁宗嘉核年間(1056年),迄今己有940年。它是東臺13叢林之一,也是蘇北地區的名剎。
《太平寰宇記·圖說(shuō)》:早在隋唐時(shí),距西溪二里外,有一??冢ń窈5罉颍?,漁民從此處下海取魚(yú),有時(shí)大潮涌來(lái),避潮不及,往往遭到滅頂之災。漁民設法消除潮患,齊心協(xié)力,壘土為墩,方廣三畝,高四丈二尺(即l4米),潮水未至,可登高觀(guān)察潮情,湖水若來(lái),可上墩避水,人們稱(chēng)之為“望潮墩”,又名“救命墩”。不久漁民們?yōu)榱饲笊癖S?,建廟其上,規模甚小,僅數橡而己,內奉水神。漁民下海取魚(yú)時(shí),先在廟中焚香禮拜,祈求平安,能滿(mǎn)載而歸。按《括異志》載,女神為宋真宗所封,號“碧霞元君”,乃泰山神女,又稱(chēng)“天妃”,取德可配天之意,故泰山由此得名,又名“天妃山”。
泰山寺碧霞元君經(jīng)真宗款封后,名揚遐逐,靈感昭然,除漁民信奉外,地方黎庶士紳,亦常登山拜祀,香火日盛。時(shí)有邑宰湯公(名不詳),首倡捐資擴建,頗得諸方響應,遂大興土木,在天妃山上建成碧霞宮,殿字巍峨,氣勢恢宏,山下增建天王殿、東岳行宮、地藏殿,神佛并奉,頗具規模,始名“泰山護國禪林”,極一時(shí)之盛。元末,張士誠大軍經(jīng)過(guò),屯兵于此,不慎失火,廟宇焚毀殆盡。